The settings of Kaiserreich

Copied from paradox wikis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he Kaiserreich timeline is the same as our timeline until 1917, when the Kaiser ultimately decides not to restart 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rench military is unable to push the Germans back, eventually collapsing under a German offensive and capitulating […]

The settings of TNO

Copied from TNO wiki Summary The year is 1962. World War II ended with a Greater Germanic Reich dominating all of Europe. France and England are German puppet states. The Soviet Union has shattered into several dozen warring splinter states. America was humiliated under a combined assault from Imperial Japan and a nuclear-equipped Germany. Such […]

Disputes about Ming’s border (Part II)

Original author:通辽汗国奴儿干节度使 from bilibili.com Link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810209?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上一篇竟然引来那么些重量级,我也是醉了,就谈谈观点,也没说什么大明远胜大清,也没说什么地图开疆的暴论,用的有历史区大佬的地图,有国家官方地图,有外国地图,还是有些人嫌我扯淡。史料摆了,书籍论文我动态发过,考古发现不是没有,愿不愿信你们开心就好 貂锦赴胡尘大佬的图 这期好好讲讲明代西藏控制,不吹不黑 先上个人结论明初期几十年对西藏有不错的羁縻控制和影响力,很重视西藏,整体在元朝基础上有发展和创举,画入地图无可厚非,这也算主流观点,之后在土木堡之后迅速拉跨到无限趋近于零,万历十年那张地图纯纯地图开疆,能与明朝后期西藏比水分的可能只有元朝西伯利亚和大唐外东北。元朝治理西藏打70分的话,明初60到65,明中后期友情分20,清朝治藏80分,新中国100分 先简单写写明代西藏经营历史         1370年正月,当时控制乌思藏大部分地区的帕木竹巴第悉释迦坚赞在洪武帝朱元璋册封他为灌顶国师后遣使入朝,向明朝进贡佛像、佛书、舍利,随后一大批藏族地方首领也开始接受明帝国的封号。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故元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降明,明太祖派人深入乌思藏地区招抚政教首领,1372年萨迦派的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等归降大明王朝,并带领六十多人赴应天府朝见了明太祖。哺加巴藏卜被明太祖册封为“炽盛佛宝国师”,他还先后两次向大明王朝举荐故元的藏族旧官一百多人,他们都受到明廷的封赏。1374年7月,明朝设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升河州卫指挥使韦正为都指挥使,总辖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后来又升朵甘、乌思藏二卫为行都指挥使司。当年12月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及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儿等遣使来朝,又奏举土官赏竺监藏等五十六人。明太祖遂设朵甘宣慰司一、招讨司六、万户府四、千户所十七,以赏竺监藏等分别为指挥同知、宣慰司使、招讨司官、万户、千户等,并派员外郎许允德携诏书及诰、印前往赐之。1374年,朱元璋在青藏地区设立朵甘都司与乌思藏都司,这也标志着明朝对青藏地区的羁糜统治正式确立。         经济上洪武五年,朱元璋设立茶马司与茶盐转运司,将内地对藏贸易纳入官方掌控之下,通过对藏族稀缺物资政府管制,明朝在经济上实现了对青藏地区的控制,也获得了西藏地区的优良马种,关系进一步深化。杨一清所言:“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          拉一方打一方,平衡藏区各方势力,防止任何一派在青藏高原上壮大,这是军政上明朝的重要作为。元代支持的西藏地方势力为萨迦派,后期也导致了地方势力壮大,明朝初期为削弱蒙古对青藏地区的影响力而选择扶持噶举派。即上文首次入朝的释迦坚赞。         到了永乐时期,朱棣登上皇位后,在藏区建立了一套与行政体制相适应的“僧官制度”,这相比于朱元璋的统治时期,明朝中央对藏区的行政管理进一步系统化,也使西藏正式成为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活佛不仅是藏民们的信仰,也是西藏的权力中心。永乐帝朱棣册封噶举派第五世活佛哈立麻为大宝法王(这也是元朝曾给予萨迦派首领的最高封爵),同时为防止噶举派势力在青藏高原上一家独大,永乐帝又册封萨迦派首领宗巴斡为护教王,思巴儿将藏为赞善王。永乐十一年又册封令真巴儿吉坚藏为必力工瓦阐教王,南克烈思巴为思达藏辅教王。形成所谓三教王六法王。明朝先后册封藏地各势力为王,使多教派相互牵制,而为进一步削弱壮大的噶举派政权,永乐十年永乐帝派遣宦官杨三宝带兵出使青藏,命令噶举派政权首领将占领的萨迦大殿交还给萨迦派。以至于整个青藏高原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能够一统天下的强大势力从而威胁到明朝在青藏地区的羁糜统治。           但是,朱元璋朱棣牛归牛,但明仁,宣宗没能很好贯彻落实以上方略(毕竟明对漠北,东北失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朱瞻基没玩明白羁縻和拆分地方势力这招,促使瓦剌和建州女真壮大)这两虽给明造成了巨大危机,但后期成化朝也被有效压制,而青藏搅不起什么大事,皇帝更不积极,明与藏之间也就日益疏远。          直至明末蒙古固始汗入藏为止,明朝都保持了名义上的宗主权,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名义上的         总之,洪武永乐时期是可以管控西藏的,算是管理能力一般的羁縻控制,可以算疆域。(而且历史上对西藏有统治的无非元明清,明肯定在这方面比不过清,我没吹明哈)但是,明朝之后对于西藏的管理就几乎没了,嘉靖年间就形同外国了。。。虽然万历年间著名的坤舆万国全图中在明朝疆域中标注了朵甘和乌斯藏,不过我觉得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都在川西青海,倒是符合这两张 明朝在西藏地区设置行政区划,任命当地首领为各级区划的主官,派遣内地人员入藏任职(僧纲司),册封其首领为宗教法王、教王而且当地首领承认并沿袭,设立入藏驿站,藏区承担向中央贡马的职责。还要什么呢?必须驻军?所以说,不承认羁縻控制那就开心就好慢走不送 ,反正国家承认羁縻捏。 来点颠覆大家认知的重量级:感兴趣的去查《张润平:班丹扎释对明朝有效治理西藏的历史贡献》 顺带符合第四条 在1465年以前,西藏僧俗首领来京朝贡没有严格的限定,大致是一岁一贡,或两岁一贡。如《明会典》记载:“西番,古吐蕃地。元时为郡县,洪武初因其旧职。于是乌思藏有阐教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统化番民,又有护教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凡七王,俱赐银印,令必岁或间岁朝贡。”《明史·西域传》亦记载:“初,入贡无定期,自永乐迄正统,或间岁一来,或一岁再至。”入贡记录多的离谱,网上一搜全是 […]

Dipute about the borders of Ming Dynasty.

This article is not written by me, and I am not using it to make profit. Original title: 浅谈明代疆域,究竟是地图开疆还是地图缩疆?(一)东北篇 Author: 通辽汉国奴儿干节度使 front bilibili.com Link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617290?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Note that many pictures are lost due to copy and pasting into the media editor. 首先,下面两张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明代疆域图,是正经的国家官方认可的标准地图,而历史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台湾岛。 百度上的明代疆域: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百度上的明代疆域: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实际上明朝地图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最有意思最值得考证问题最明显的一张,因为它同时有开疆和缩疆,首先是大家最爱讨论的地图开疆,明朝万历年间对西藏的控制肯定不是图中这样完善的三大藏区板块全部拥有,万历年间版图更应该是如下 这种图是最为客观的,可惜只会让明黑狂喜,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标准对标任何一个古代政权带来的领土缩水都是及其巨大的,只不过没有人去(敢)给巨唐大元大清画一张类似的 ) 万历初期应当如此 而很多人忽略的一点,就是这张图同样是明显的地图缩疆 对于明代三宣六慰中的多数宣慰司没有进行绘入,但是标注了土司名,同样的情况还有元朝的邦牙,老告两司。这就牵涉到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图的历史背景,作为官方地图集,政治考量同样是重要的,北攻南守可以很好概括谭图的绘图标准,当时新中国动荡不安没能实际控制的领土(新疆西藏)或者是丢失不久且十分渴望的领土(外东北)无论如何也要出现在历代的领土中,而中国的敌人的领土(苏修)也可以通过绘入地图的方式来恶心他们,所以就出现了模棱两可可有可无但又画上整个西伯利亚的元朝岭北行省北部,唐代短短5年的熊津都护府,缺乏记载令研究者们一头雾水的唐朝室韦都护府黑水都护府等等。而缩疆主要体现在对待亚非拉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兄弟上,不讨论什么自古以来,典范就是元明两代东南亚部分宣慰司,明朝收复的交趾(正儿八经的郡县实控)并没有被画入。 简单介绍了一下官方地图的开疆与缩疆,接下来就明朝在东北西藏东南亚的统治究竟算不算数来做一下详细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