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ute about the borders of Ming Dynasty.

yuqiao

yuqiao

ea557d2a4ca9a56f96a20d8ac00b0db26c17d8b0.jpg@942w_659h_progressive.webp

This article is not written by me, and I am not using it to make profit.

Original title:

浅谈明代疆域,究竟是地图开疆还是地图缩疆?(一)东北篇

Author: 通辽汉国奴儿干节度使 front bilibili.com

Link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617290?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Note that many pictures are lost due to copy and pasting into the media editor.

首先,下面两张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明代疆域图,是正经的国家官方认可的标准地图,而历史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台湾岛。

百度上的明代疆域: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百度上的明代疆域: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实际上明朝地图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最有意思最值得考证问题最明显的一张,因为它同时有开疆和缩疆,首先是大家最爱讨论的地图开疆,明朝万历年间对西藏的控制肯定不是图中这样完善的三大藏区板块全部拥有,万历年间版图更应该是如下

这种图是最为客观的,可惜只会让明黑狂喜,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标准对标任何一个古代政权带来的领土缩水都是及其巨大的,只不过没有人去(敢)给巨唐大元大清画一张类似的 )
万历初期应当如此
而很多人忽略的一点,就是这张图同样是明显的地图缩疆

对于明代三宣六慰中的多数宣慰司没有进行绘入,但是标注了土司名,同样的情况还有元朝的邦牙,老告两司。这就牵涉到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图的历史背景,作为官方地图集,政治考量同样是重要的,北攻南守可以很好概括谭图的绘图标准,当时新中国动荡不安没能实际控制的领土(新疆西藏)或者是丢失不久且十分渴望的领土(外东北)无论如何也要出现在历代的领土中,而中国的敌人的领土(苏修)也可以通过绘入地图的方式来恶心他们,所以就出现了模棱两可可有可无但又画上整个西伯利亚的元朝岭北行省北部,唐代短短5年的熊津都护府,缺乏记载令研究者们一头雾水的唐朝室韦都护府黑水都护府等等。而缩疆主要体现在对待亚非拉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兄弟上,不讨论什么自古以来,典范就是元明两代东南亚部分宣慰司,明朝收复的交趾(正儿八经的郡县实控)并没有被画入。

简单介绍了一下官方地图的开疆与缩疆,接下来就明朝在东北西藏东南亚的统治究竟算不算数来做一下详细论述

 

第一点,如果你不认为羁縻是领土,疆域,或者说硬要用明朝寄了后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来给明朝这么个古代王朝套用得出明朝疆域两京十三省,(说个题外话,敢说自己有两京十三省实际控制面积且维持200多年的好像只有明清)或者

什么是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先上结论:1,明初期对东北和外东北部分地区有接近实际控制的统治力,在中后期仍对东北有羁縻控制和极强影响力。

2明初期几十年对西藏有很不错的羁縻控制和影响力,在土木堡之后迅速拉跨到无限趋近于零

3,明对东南亚的统治则是从初期到中期不断加强完善的羁縻控制(伴随对云贵的大规模开发)但在中后期迅速衰落到崩溃

首先是东北(真的,没啥可说的,384个卫所密密麻麻,明黑一句话“明朝东北只有辽东”)

奴儿干都司,位于黑龙江下游恒衮河口汇合口东岸的特林地区,原为元代东征元帅府。永乐七年(1409年),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的建议下,朱棣决定设置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九年,太监亦失哈等领官军千余、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等官员至亨滚河口对岸的特林地方,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明永乐九年(1411),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与明宣德八年(1433)曾二次在特林修建永宁寺,并立有二碑。记载于19世纪许多中外文献的特林永宁寺的两块石碑。太监亦失哈从1411—1433年(明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曾10次前往视察,对都司、卫、所官员授予官职、印信,赏赐衣物钱钞。并在奴儿干都司的山顶上,修建了永宁寺,先后留有“敕建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宁寺记”两块石碑(现藏于俄罗斯海参崴博物馆)

这个是我的知乎,有空可以去关注一下

 

 

 

 

这么些管理机构,总该满足第六张图的第一条了吧,

这总该满足第一条了吧,设置管理机构(甚至设置了将近四百个)

插个题外话,外兴安岭知道吧,明朝作为一个中原王朝,古里河卫就那么矗在外兴安岭矗了六十来年

古里河卫是设在临近外兴安岭、精奇里江(今结雅河)最北的一个卫。明政府委派官员镇守,对当地居民进行管理。据不完全统计《明实录》记载,明朝先后委任约10多名少数民族头人于古里河卫任职,以理卫事。治绩优异者还可提升,如天顺四年(1460) 十二月,提升古里河卫指挥同知必里来“一级”。成化四年(1468) 三月,又提升该卫指挥使亦儿、指挥同知鬼来等“俱一级”。委任晋级,都得通过明朝批准,实质体现了明政府在行使国家主权的职能。

奴儿干都司设立之前,大明已经在黑龙江流域设立115卫,此后永乐帝派亦失哈率军招抚女真诸部,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卫所,永乐至正统年间,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及斡难河图们江流域设有188卫。这些卫所长官为被明朝招抚的部族首领,女真人,鞑靼人。这些人均接受明朝颁发的印信、敕书,敕书上写明朝授予的官职和品级,有敕书,接受明朝统治,就需要向明朝纳贡土特产,明朝回赐高价值物品作为赏赐。满足第六张图羁縻的定义第3条
什么,你说明朝只管了二十来年东北?宣德年间就废了奴儿干?费拉不堪?

奴儿干都司是辽东都司奉命设立的专门承担对黑龙江与松花江流域进行招抚的机构,辽东以北数百个卫所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直接与明廷官方建立联系,而无需要经过奴儿干都司这个中间环节。同时,明初在东北的种种经略活动如吉林船厂,驿站卫所的增加减少等则是由辽东都司方面全权办理。奴儿干都司只是一个单纯的招抚机构,不具有什么管理职能。在宣德七年的被废也只是意味着明对东北部落大规模招抚活动的停止,根本不意味着放弃了对东北的管理,不然为什么万历中期反倒有了384个卫所驿站,比永乐年间多了近一倍?

奴儿干都司对东北诸卫没有管理权,它的职能就是让各卫所长官先在都司集合,再一起带领集结于都司城的东北各卫首领一起朝贡。这也是为什么宣德废弃奴儿干都司之后,东北诸卫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还在不停地设立羁縻卫所。奴儿干都司废除之后,东北诸卫从集结于奴儿干都司城再朝贡的方式改为去开原集结,然后赴北京朝贡、请袭官职。1434年(宣德九年)之后,奴儿干都司虽撤省级军政机构,但其所辖卫所仍奉明朝为主。各个卫所听令于大明辽东都司,凡卫所官员的任命、升降和承袭皆由明廷批准,女真卫所为明朝戍守边疆,按时朝贡赋税,至万历年间东北卫所增加到384所。并史料有记载明英宗时期正统(1436—1449) 在今库页岛(苦夷)地区增设波罗河卫所管辖的情况,而明朝中央政府仍然在东北地区由极高的统治权,可以发配审判当地各民族罪犯权利,以对当地实行羁縻统治。
正统三年(1438 年)康福“守备铁岭卫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 天顺六年,康里“东铁岭卫带俸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 成化十三年,“命奴儿干都司都指挥金事佟显子镇袭指挥使” 正统十一年,“辽东三万卫百户马哈刺招谕野人额里克等男妇十五人来归”;景泰二年(“辽东三万卫所镇抚总旗舍人高能七人”,“贵救往海西等卫招抚”
《满文老档》还有记载;葛林卫(置于今黑龙江下游格林河流域)《满文老档》记载到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二年)仍向明王朝请求“袭职”⑧;友帖卫(置于黑龙江下游右侧由忒河,即今马奇托瓦亚河口)到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还向明王朝进贡,进京人数一次竟达一百八十三人⑨,而到万历三十二年(一六 O 四年)友帖卫也还向明王朝贡马,这次贡马达三百五十二匹之多;依木河卫(置于今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的支流依木河)万历五年(一五七七年)、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还向明朝请求“袭职”处,这在《满文老档》中亦均有记载;朵儿必河卫(置于今黑龙江下游左侧阿姆贡河支流噶勒毕河流域)在万历二十一年也还向明王朝请求“袭职”四,等等。《明实录》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是不乏其例的。明王朝对上述奴儿干地区卫所的统治大都延续近二百年。1452年(景泰三年)兀的河卫(今俄罗斯乌第河地区)指挥使兀山被明廷调任山东行省辽东都司金州卫任职(见《明英宗实录》卷217); 1478年(成化十四年)阿古河卫(今俄罗斯远东阿古河流域地区)兀丁哥等6人因违反明朝政令而被斩首(见《明宪宗实录》卷180); 1506年,因葛林卫(管辖范围为今俄罗斯远东格林河地区)指挥同知塔哈住因治绩优异而被明廷从卫指挥同知升任卫指挥使; 者帖列山卫(管辖范围为今俄罗斯远东阿纽依河地区)在1581年还接受明朝委派的官员进行统治(见《满文老档》太祖80); 嘉靖年(1522–1566年)增设马失卫(资料来源:万历《明会典》卷125),地址为今俄罗斯远东辛达附近。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对中国汉人王朝领土标准苛刻的外国都会画上明朝东北

韩国甚至还画上了缅甸老挝。。。
日本这个甚至还画了几个宣慰司
韩国的是外国最优秀的
东北划入了

对比一下同版的唐朝,可见外国人认为明东北控制力还是可以的 ,算是领土

硬要说客观的明朝东北,这种,最客观了,我非常好奇有没有其他朝代的类似客观地图

yyds

西藏东南亚等我再写几天,现在一周5天都有课。。。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部分来自于知乎宁南左侯大佬

部分来自于史图馆 作者:通辽汗国奴儿干节度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617290?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出处:bilibili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LinkedIn

Leave a Reply